取名软件 名震天下专业宝宝起名软件
首  页 宝宝起名 公司取名 起名知识

儿科疾病

 什么是儿科疾病

由于宝宝的发育还不完善,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外来的病菌袭击引发一些症状。这些症状都会给宝宝自身带来一些不适。这种在孩童时期产生的病症,就是儿科疾病。

常见的儿科疾病

最常见的儿科疾病有下面几种:肺炎喘嗽(小儿肺炎)是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儿童死亡的第一原因。临床以发热、咳嗽、咯痰、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占儿科门诊量的70%~80%。由于小儿先天禀赋薄弱,易感受风邪,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6个月到3岁为发病高峰,而90%以上以致病微生物为病毒,一般会反复发热3天左右,多以夜间明显,患儿不但服药困难,输液又加重痛苦,家长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泄泻(腹泻病)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由于儿童营养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已使该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为此,腹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患者一般症状不多,就是长期不思饮食,厌恶摄食,食量显著少于同龄正常儿童,有嗳气、泛恶、脘痞、大便不调等症,或伴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口干喜饮等症,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少数患儿由于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病、长期便秘、锌缺乏等引起,大多数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反复外感发热是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其病因包括: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喂养不当、调护失宜、环境影响、反复传染、久病体虚等多个方面。

新生儿常见疾病

新生儿常见疾病有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缺氧缺血脑病(或颅内出血)及化脓性脑膜炎等。病种虽不同,但有其共同的症状,那就是四不:不吃、不哭、体温不升、体重不增,这几个症状常先后出现,或某个症状明显些,也可能几乎同时出现,这是新生儿病的共性,但非早期症状,等到这些症状出现,治疗恐怕就要耽误了,因此,还应掌握新生儿常见病的早期症状及这些新生儿病的特异性。新生婴儿的四种常见疾病1.新生儿肺炎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或呼吸不规则、咳嗽、吐沫等症状,患儿有不同程度口周、鼻周发青,部分足月反应良好的新生儿可有鼻翼扇动等症状。常见于母亲有急产、胎膜早破,母亲或与婴儿密切接触的人近期曾患上呼吸道感染者。2.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表现先是食欲低下、精神欠佳、发热(早产儿或病情重也可表现体温不升)、面白、好睡、黄疸加重、身上有出血点、腹胀及肝脾肿大等。多见于孕母有发热感染、胎膜早破、羊水混浊,新生儿有脐部感染或皮肤脓疱疹、破损等。3.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过度兴奋、肢体颤抖、睁眼时间长,甚至抽风,重病儿一开始可表现嗜睡、昏迷、肢体发软、前囱饱满,触之像面鼓。在患儿病史中常有宫内、产时缺氧,伴有颅内出血等,作头部CT、颅脑B超、磁共振及必要的化验等可明确诊断。4.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面白或青紫,拒乳、反应差、体温不升或有发热、哭声弱或尖叫、双眼凝视、前囟饱满,重者出现抽风。症状类似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且常与败血症同时存在。

预防儿科疾病的方法

生病是难免的,妈妈无需着急,只要平常对孩子细心一点,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孩子就不会太痛苦,妈妈也不会太烦恼了。一些疾病的早期发生阶段,身体会有所变化。如果孩子有了疾病苗头,就要早就医,而不应轻信营养品或保健品的宣传广告。1、体重异常:本来胖乎乎的小脸慢慢地消瘦下来,躯体和四肢的皮下脂肪变薄了,甚至有点皮包骨头的感觉;较长时期内,孩子体重增加不明显,或几乎不增加。这些情况多见于食量小,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孩子,也可见于孩子疾病过后的恢复期。2、身高异常:较长时期内,孩子增高不明显或个头几乎不增长。这种情况常见于生病之后,或有明显挑食或偏食的孩子,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经常睡觉很晚。3、面色异常:孩子面色苍白或萎黄,皮肤弹性差,或有较严重的皮肤损害,如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汗毛脱落,出现皮下出血点,出现“乌青块”。在排除皮肤病等疾病的情况下,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与某些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有关,如铁、锌或维生素C、B1缺乏,也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4、头发异常:有些孩子头发稀少无光泽、枯黄易断裂,或出现白发、枕部脱发等情况。这些情况可能与营养不良、某些微量营养素缺乏有关,也可能与中医讲的气血虚弱等因素有关。5、视力异常:在昏暗的光线下视物不清,眼睛干燥,经常眨眼,经常有眼屎,眼睛易疲劳。这种情况可能与孩子不爱吃蔬菜,尤其不爱吃绿色蔬菜和胡萝卜等原因有关。6、出牙异常:有些孩子出牙迟,一岁时8个乳牙还没出齐,到了2岁,乳牙还不到20个;有的孩子乳牙掉后新牙迟迟不出;有些孩子囟门闭合迟,走路迟、说话迟。这些情况可能与维生素D、钙或蛋白质缺乏有关,也可能与中医讲的先天不足、先天肾虚有关。7、食欲异常:孩子味觉减退,食欲不振;有的孩子有异食癖,如吃泥土、纸张或墙壁灰等物质。这种情况可能与缺乏微量元素锌等有关,也可能与肠道寄生虫有关。8、口腔异常:有些孩子口内有异味;经常出现口角炎、唇炎、口腔炎;舌头发胖,有的成地图舌(舌头表面看起来像地图);消化能力差,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症状,有时也会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症状。这种情况可能与维生素B2、B1缺乏有关,也可能与经常给孩子吃温热性的食品或油炸食品有关。9、精神异常:表情淡漠、不愿说话、不喜欢活动;或烦躁不安,或时时哭吵;睡眠时头部多汗,睡眠不踏实,易醒,经常翻来翻去,时有惊跳或突然啼哭。这种情况可能与营养不良、缺乏某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有关,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10、血色异常:孩子的嘴唇、眼结膜、口腔粘膜颜色苍白;手指甲血色差,用手轻轻压迫甲盖,放松后甲盖的血色恢复慢;经常诉说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些情况可能与微量元素铁,或B族维生素中的叶酸缺乏有关。孩子经常不明原因出血:刷牙时牙龈出血,不小心碰到鼻子或天气干燥时鼻子出血等等。这些情况可能与维生素C缺乏有关。

剖宫产婴儿常见疾病

1、剖宫产令"湿肺"宝宝增多有资料显示,每年因湿肺入住NICU的病例有上升趋势,此与愈来愈多孕妇选择剖宫产有关。剖宫产儿,尤其是选择性剖宫产儿,既缺乏产道的挤压,又缺乏应激反应,新生儿血液儿茶酚胺浓度低下,出生时肺液吸收延缓,使肺液在肺内集聚过多而发生湿肺,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窘迫。因此,建议准父母应首选经产道自然分娩,避免因喜好、择日子甚或预约床位等外在因素而剖宫产。2、剖宫产宝宝更容易患哮喘据英国的一项研究报道,剖宫产孩子比顺产的孩子更易患哮喘,剖宫产孩子患哮喘的概率比正常顺产的孩子高80%。虽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原因可能是剖宫产孩子没有经历过免疫系统和肺部发育的一些必经步骤,也与荷尔蒙分泌缺失有关。3、剖宫产应用的麻醉药可能抑制胎儿呼吸几乎所有的麻醉药及镇痛药对中枢系统都有抑制作用,都较易通过胎盘屏障而进入胎儿体内。胎盘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充当胎儿的肺,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但实际气体交换的效率只有肺的1/150。母体血液输送的氧气要通过胎盘的绒毛间隙进入胎儿血液循环,胎儿血中的二氧化碳也要通过弥散的方式进入母体血液循环。麻醉药物会通过两种方式对胎儿产生影响,即直接抑制胎儿呼吸、循环中枢,或通过抑制母体呼吸循环而间接对胎儿产生影响。过量的麻醉药或手术中妈妈出现了因呼吸抑制的低氧血症,都会影响宝宝的氧气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直接威胁着宝宝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选择剖宫产麻醉时,医生必须慎重考虑用药的种类、剂量、时机和方法,以防止对胎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4、剖宫产宝宝易患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各器官、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全身免疫功能差,极易患病。尤其是剖宫产儿,像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营养不良、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都是剖宫产宝宝的常见疾病。在自然分娩过程中,有规律地宫缩可使胎儿的胸部受到挤压和扩张,使胎儿出生后肺泡更富有弹性,这对新生儿的肺部发育大有益处。而对剖宫产的宝宝来说,由于未经产道的挤压,在母亲子宫内吸入羊水和胎粪,因此容易导致肺炎。5、剖宫产的婴儿更易发生过敏不同的分娩方式会对婴儿肠道菌群发育带来不同影响,剖宫产的婴儿更易发生过敏。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对调节机体免疫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的结构受到许多外部环境和营养因素的影响,分娩方式就是影响婴儿肠道菌群定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婴儿通过接触母亲产道及分娩环境的细菌,在肠道有不同菌群的定植。然而剖宫产婴儿却是暴露于特定的医院无菌环境,其肠道菌群的定植是推迟的,并且双歧杆菌的定植率低,这可能就是剖宫产婴儿易患感染、过敏风险升高的主要原因。

儿科疾病的常见问题解答

宝宝营养不良由哪些因素造成?1、添加辅食不合理有些妈妈在给婴儿添加辅食时,不注意各个阶段的婴儿的发育状态,没有一定顺序的添加或什么最有营养就添什么,导致婴幼儿是吃什么拉什么或消化不了吐了或积食或影响到婴幼儿脾胃的正常发育。2、喂食不注重婴幼儿的发育过程婴幼儿的唾液腺一般在三月后才发育。对于一些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以及豆制品应分阶段喂养。牛乳和母乳虽属动物蛋白,但由于其颗粒小容易被吸收。2-3月的婴幼儿可以吃些鱼肉,搅碎成肉泥喂给宝宝。营养丰富且易吸收。只有在8-9月后的幼儿才可以吃动物蛋白或植物蛋白或豆制品。在这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喝些菜汤,以增强肠道的消化蠕动。3、母亲营养过剩妈妈生完小孩后,的确需要滋补,因为母亲在怀孕及生育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能和营养,中医上认为是气虚加血虚,需要大量的产后调养。但是母亲在坐月子的过程也是哺乳期。母子关系在胎儿脱离母体后通过哺乳来维系。当然也有抚摩等。妈妈通过乳汁将营养、免疫,也包括细菌、病毒。如若妈妈的营养过剩或大鱼大肉的导致乳汁内脂肪堆积,乳汁过厚就会导致宝宝消化不了或吐或泻或积,出现营养不良。进而出现宝宝偏瘦、体质下降、疾病百生。4、先天不良不管是呼吸道疾病还是消化道疾病,都是粘膜免疫功能太弱所导致。呼吸道粘膜有其正常的免疫功能,在外来细菌的侵袭下会自动免疫防御。比如咳嗽就是一种防御功能的反映。消化道也一样。粘膜会通过咯痰把细菌排除,还有自身的免疫。有些小儿经常性犯病,最后只能通过中药来增强体质,还有锻炼。(1)情志小儿吃饭有时跟心情有关。虽然说婴幼儿是没有七请六欲,但是通过临床考证,厌食症的产生有极大一部分是因为家长在饭桌上说教所导致的。在压抑的情绪下怎么会有食欲呢?这是普遍家庭值得注意的。(2)厌食这与家长的饮食习惯、小儿的饮食习惯是紧紧相依的,还有情志。能否合理的喂养小儿,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完,各家各有不同的看法。但原因却是相同的。从根本去了解营养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在生活中处处注意,从而在根本上防止。哪些疾病会影响宝宝脑部发育?1、新生儿脑积水早期症状脑积水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相当关键。如果病情发展到颅内压增高,使脑实质受压,就会影响智力发展。本病多数在出生后6个月内出现症状,其中以出生后第1个月发展最快。倘若发现下列情况,应及时请医生检查:(1)出生后头颅很大或增长迅速,相对身体和面部却显得很小;(2)前额宽大而饱满,头皮静脉怒张;(3)沉重的头部因颈部肌肉难以支持而歪斜;(4)眼球向下转动时上部露出白色巩膜等。2、婴幼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对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的功能有重要影响,若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强、脑血流量及氧气的消耗量增加。甲状腺分泌不足是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表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主要表现为:(1)智力发展缓慢、反应迟钝、不爱哭闹、活动少、语言不清、声音嘶哑等;(2)突出表现为站立迟、行走迟、出牙迟、头发生长迟、语言发育迟等"五迟"现象。3、小儿低血糖症大脑的正常发育需要及时提供葡萄糖。脑的新陈代谢旺盛,功能活动活跃,所以需要糖量占全身的25%。而脑脊髓又缺乏储存有效葡萄糖的能力,所以必须保持不断地输送才能保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如果血糖低于正常指标,便会使脑细胞功能受到影响。大脑皮层的脑细胞一旦出现低血糖,无论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断性的,都可能引起智力落后,严重者还可能造成脑,性瘫痪,智能不全等永久性后遗症。造成小儿低血糖的原因很多,除了疾病、不良喂养、胃肠功能不全、消化不良等都可导致低血糖。预防小儿低血糖的关键是在思想上要高度警惕小儿低血糖的发生,养成定时喂养的良好习惯,及时治疗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病症。4、夏秋小儿乙型脑炎多见于夏秋季节,蚊虫传播,家禽、家畜及野鸟均可携带病毒。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其中以中脑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精神异常、痴呆、耳聋、失语等。为了减少乙脑对孩子智力的损害,一定要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蚊子。防止蚊子叮咬是预防乙脑最根本的办法。"乙脑疫苗"能有效地提高免疫力,预防乙脑的发生。夏秋季节一旦发现孩子高热不退,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5、儿童精神性厌食症长期的精神性厌食必然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这些疾病因素是除了先天遗传、后天环境、家庭教育等智力影响因素之外,能够对宝宝智力发育产生严重消极破坏的疾病,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对这些疾病保持足够的警惕,及时发现、积极治疗,确保宝宝的智力不受损害!

儿科三大常见疾病治疗方法

腹泻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发病原因:1、体质因素①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②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2、感染因素(1)消化道内感染(2)消化道外感染(3)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3、消化功能紊乱(1)饮食因素(2)不耐受碳水化物(3)食物过敏(4)药物影响(5)其他因素:如不清洁的环境、户外活动过少,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外界气候的突变(中医称为"风、寒、暑、湿泻")等,也易引起婴儿腹泻。治疗方案:1、要调整好孩子的饮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鸡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来弥补患儿腹泻造成的损失,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腹泻长时间不愈。此时宜给孩子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糖盐开水,甚至暂禁进食,使胃肠功能得以恢复,以加快疾病的痊愈。2、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小儿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儿童,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从而加重病情。3、要注意保护好病孩的臀部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粘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家长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肛门部位。便后应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臀,并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对于病孩用过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过的衣物、床单,都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感染或传染给其他人。饮食原则:1、饮食过多要减少饮食量,使宝宝的肠胃得以休息。吃配方奶的宝宝可暂时减少每顿的奶量,并用米汤稀释。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应暂停辅食,待腹泻停止后,再逐渐添加。母乳喂养的宝宝,切勿停止母乳而用其他食物代替,但妈妈在给宝宝喂奶前要喝一大碗温开水。2、长期营养不足或不平衡对这些宝宝一定要耐心细致地调治。这些宝宝已形成慢性营养不良(俗称奶痨),因肠胃消化功能差,若营养食品添加过快,反可引起更多次腹泻。3、致病性大肠杆菌腹泻如不严重,只须严格消毒一切食物、用具。注意口服补液,减少牛奶量,暂停辅食。宝宝如有高热或大量水泻,应到医院诊治。4、轮状病毒腹泻,这种腹泻有自限性,约7~10天自愈。发病时须减轻膳食和补充水分,口服液体疗法最为便利有效,以少量多次为好。感冒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占10%~20%的感冒是由细菌所引起的。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一般,感冒将持续7~10天,小宝宝有时可持续2周左右。咳嗽往往是最晚消失的症状,它往往会持续几周。经常和大孩子一起玩耍的婴儿,头一年通常要得6~10次感冒;甚至整个冬天都在不停地流鼻涕。症状:儿童患感冒时往往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咽喉肿痛等不明显,而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却较明显,婴幼儿感冒时,常常发生高烧,有的患儿甚至发生惊厥,同样患了感冒,儿童得了可能就比大人要重些。由于儿童抵抗力弱,得感冒后炎症容易波及下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合并症。此外,小儿感冒时有时可引起心肌炎、肾炎危及生命,儿童时期,还有不少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等,这些病在早期,也有类似感冒的一些症状,但由于儿童表达能力差,往往不能明确说明自己哪里不舒服,不会说话的婴儿更是不能表达,并且小儿病情发展变化快,因此对小孩的感冒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应当细心观察,发现病情异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千万不能疏忽大意。治疗方案:1、带着宝宝去医院,医生常会要求宝宝进行一些检查,这样才能知道感冒的原因。2、如果是病毒性感冒,并没有特效药,主要就是要照顾好宝宝,减轻症状,一般,过上7~10天就好了。3、如果是细菌引起的,医生往往会给宝宝开一些抗生素,一定要按时按剂量吃药。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病早点好,常会自行增加药物剂量,这可万万不行,否则会事与愿违。4、如果宝宝发烧,应当按照医生的嘱托服用退烧药,体温低于38.5℃,不用服用退烧药。不要乱吃感冒药。1岁以内的婴儿,乱吃感冒药往往弊大于利。5、如果鼻子堵塞已经造成了宝宝吃奶困难,你就需要请医生给你开一点盐水滴鼻液,在吃奶前15分钟滴鼻,过一会,即可用吸鼻器将鼻腔中的盐水和粘液吸出。滴鼻水可以稀释粘稠的鼻涕,使之更容易清洁。未经医生允许,千万不要给孩子用收缩血管或其他的药物滴鼻剂。发烧人的正常体温是36.5-37°左右,如果高于37.2°,则称作发烧。当人不能维持正常体温的时候,很多生理机能将发生障碍。症状: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2、很难被唤醒。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4、脖子僵硬,不灵活。5、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6、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7、呼吸时伴有杂音。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9、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10、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11、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跳)。12、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13、腹泻时大便中带血。治疗方案: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2、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3、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4、用退热贴: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5、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6、使用退烧药: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浏览次数:
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本采集,需要标注来源请联系我们.